谢老太太嘴上骂得爽快,等人真走了,她又有些舍不得了,跑到门边伸长了脖子眺望,忽然委屈起来:“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怎么还真走了呢?”
珍珠早已习惯了,淡定地上前给她披件华丽的斗篷:“老太太仔细风大。门口这里的风比屋里凉多了。”
谢老太太不耐烦地将斗篷抖开了,自己走回桌边坐下,看了看身上,抬手摸摸头发,叹了口气:“这些都是旧东西了,今年压根儿就没做新衣打新首饰。家里的境况真是大不如前了。我坐在这老宅里,哪怕宅子已经翻修过,却还是觉得冷清又落魄。”
何婆子笑着给她送上了温热的姜枣茶:“瞧您说的,这刚翻修过的宅子,崭新得很。二姑娘也不知道叫人用了什么白灰,把屋里的墙全都粉刷过一回,看上去亮堂又体面,瞧着比咱们在京里住的金萱堂都光鲜些,哪里就落魄了?至于老太太身上的衣裳,头上的首饰,哪一样不是华丽又体面的?即便不是新东西,拿出去,也远不是湖州这样地方的铺子能拿得出来的。满湖阴县,也就只有老太太一个人有罢了。外头的人见了,谁个不羡慕?”
“那也要外头的人能看见才行。”谢老太太撇了撇嘴,“否则我一个人窝在院子里,就是打扮得再华丽富贵,连院子外头的下人都见不着,又有什么意思?”
珍珠眨了眨眼,小声探问:“老太太的意思是……”
“我什么意思都没有!”谢老太太又板起了脸,有些赌气地把整碗姜枣茶给自己灌了下去,心里却不由得长起了草。
回到谢家角的谢慕林,立刻就投入到全族为了过节而进行的忙碌准备工作中去。她帮母亲文氏把家里新辟出来的佛堂整理妥当了,看着供桌上一个个有些陌生的先人牌位,把手里最后一瓶清供的鲜花插瓶放到了供桌一端。
文氏冲着牌位们拜了一拜,脸上透出喜色来:“今年我们总算能光明正大拜祭所有先人了。往年的礼数总是不周全,又不敢大张旗鼓的,我心里一直觉得不安。”
谢慕林瞧见供桌上并排摆着谢泽川与谢泽湖两位老太爷的牌位,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笑了一笑:“我们是要和二房那边分开来祭拜吗?”
文氏想了想:“我们自家要祭一回,再跟二房祭一回,最后再与族人们到祠堂大祭。主要是你兄弟们要跟着长辈去行大礼,我们女眷跟别房的女眷待在一起就行了。有什么事,你就听你大伯祖母、大伯娘还有嗣祖母的吩咐。”
其实文氏婚后在湖阴老家也只逗留了几日罢了,在那之前,她是以未婚妻的身份客居在谢家,根本不会参与谢家的祭祀活动,所以对此也挺陌生的。不过没关系,上头还有好多长辈呢,她在家是一家主母,在族里却只是个年轻小辈,听长辈们的吩咐就行了,不必慌张。
于是谢慕林就听文氏的意思,拉着四妹谢映芬,跟在宗房、二房的女性长辈身后,参加了中秋的大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