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一路走到村南,半路与几个相识的小媳妇儿打个招呼,说笑几句,其中一个家里丢了鸡,气恨的拉着瑞雪很是抱怨了几句,瑞雪原本只觉好笑,但是心思转了两圈儿,倒想出一个收拾吴家的好主意来。
钱黑炭家住在村子东南角,清清静静的小院儿,三间土坯房,木板夹了围墙,院子一角放了大堆的麻袋,装得鼓鼓囊囊,上面盖了茅草帘子挡雪。
一个肚子微凸的妇人正拿了一只小葫芦瓢,站在西侧的鸡笼子前面撒着包谷粒,头发用蓝色的布帕子包着,褐色的粗布衣裙,料子看得出不好,但是却洗得很干净。
瑞雪站在院门外,轻轻喊了一句,“请问是钱家吗?”
那妇人闻声回过头来,淡淡的眉眼,挺直的鼻子,小巧的嘴巴,很是温婉的模样。她似乎没想到有人来访,微微愣了愣,答道,“是,请问您是……”
瑞雪无论前世今生,都很是信奉一句话,相由心生,她只看了这年轻妇人的眉眼,就知道这定是个温柔善良,却不软弱的女子,心中喜欢,就笑道,“钱家嫂子,我是村后赵先生家的。”
“哎呀,是赵娘子。”那妇人立刻放下手里的葫芦瓢迎了上来,瑞雪看着她边走,边一手托着肚子,连忙自己动手开了木门,走了进去,生怕把她累到了。
两人牵手进了堂屋,妇人还要张罗去烧水,却被瑞雪拦了下来,笑道,“钱嫂子也听村里人说起过我吧,我不是那喜欢挑拣的人,嫂子身怀有孕,就不要多劳动了。”
钱嫂子想了想,也就扶着腰坐了下来,“我自从怀了身子,就很少出去走动,一直听乡邻们说起赵娘子如何厉害,都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前些日子可没少吃你做的豆腐,也没去跟你道过谢。”
“嫂子客气了,不过是几块豆腐,自己做的,不值什么钱,大伙儿平日对我们夫妻多有照料,就分一些给乡亲们都尝尝了。”
钱嫂子却摇头,“什么吃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怎么也要出力气,赵娘子就不要过谦了。我前日还听隔壁李嫂子说起,赵娘子讲过的故事,真是又有道理又新奇,还想着等我把孩子生下了,明年秋收就也能坐在地头儿听你亲口讲了。不曾想,今日你就上门了。”
瑞雪听她说话轻声细语,却极爽快不做作,心里更是喜欢,有心想多说两句,又惦记家里一摊子琐事,于是也不多罗嗦,直接说道,“嫂子,我家里缺些炭,今日来就是为了换些炭,不知家里可还有存货啊?”
钱嫂子本来也猜到一些,听她问,就笑道,“我家孩子爹儿就是烧炭的,怎会没有炭?往年还罢了,今年村里搭了炕,这炭就剩的更多了。”
瑞雪脸色一红,她只想到盘了炕,大伙冬日少遭罪,倒是没想到无意中坏了人家的生意。
钱嫂子也觉失言,见她尴尬,连忙补救道,“无妨,赵娘子不要多心,我家也盘了炕,比往年冬天享福多了,再者说,我家还有三亩旱地,饿不到肚子,这烧炭的营生,原本也就能赚个日用,就算彻底不烧了,也没有大妨碍。”
瑞雪听她这般说,脸色好了一些,但是心里却也牢牢记住了,毕竟让人家少了进项,以后再需要雇人帮忙,或者有了好的赚钱门路,一定第一个补偿这钱家。
两人又说笑了几句,瑞雪送上粳米,钱嫂子推拒不下,就说等钱黑炭回来,就让他把炭送去。瑞雪道谢,然后告辞离去。
抬头看看日头,刚刚巳时,赵丰年恐怕还没有回家,难得出门一次,瑞雪就绕过钱家,踩着厚厚的积雪,向着独立在村东小山下的祠堂而去。
祠堂是座带了左右厢房的院子,三间正房里放了村中各个姓氏村民的祖辈灵牌,西厢存的是桌椅香炉等祭祀所用物件儿,东厢就收拾出来做了学堂。
瑞雪悄悄走进院子,趴在东厢窗口,顺着半开透气的一个小窗缝儿往里看去,三排七只红木方桌前坐了十四个孩子,纷纷执笔在身前的纸上写着什么,有皱眉的,有奋笔疾书的,有面带喜色的,不一而足。
大壮和黑子坐在第二排,吴煜坐了最后一排,屋中没有生火盆,也没有盘炕,很是寒凉,孩子们呼出的哈气都清晰可见。
赵丰年依旧戴着围脖,裹着大袄,坐在最前面的大书案后,眼睛盯着屋角不知在想什么,偶尔捂嘴咳嗽一声,脸色白中带了青,比之在家里好似差了许多。瑞雪看得心中抽疼,有心想要出声问问,又恐扰了孩子们考试,最后只得扭头回了家。
赵丰年隐隐听得院子里有声响,起身走到窗前,没有见到人影儿,低头时却看见了墙根下的一双脚印,心里没来由的动了一下,转而又觉自己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