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沉,不像前几天那样渲染了半个天空,今天就像一个圆盘子挂在那里,红通通的。
而东边乌云滚滚,朝着这个小山村飘来,就像那诗句中描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不过这里却是西边日落东边雨。
李沫和三宝刚回到家,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雨珠打在地上溅起了水花儿。
李沫站在房檐下,她似乎能闻到那种泥土的味道,清新自然,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李柱子也很高兴,今天刚把土豆、红薯种完,这雨就下来了,让土地好好喝些水,过几个月就能有一个丰收。
而麦地经过这场雨,天晴了再晒晒,麦子就熟透了,可以开始收麦子了。
不过,希望农忙的那几天不要下雨,最好收麦子的时候阴天,晒麦子的时候大太阳。
李柱子抽着旱烟,杂七杂八的想着。
陈氏看着门外的大雨,在屋里转悠,仔细瞅着屋顶,害怕屋子漏雨。
李二山看见陈氏的举动,说道:“不是都给你说了,我前几天检查过屋顶了,该修的地方都修过了,你赶紧歇歇,过几天就农忙了。”
“我这不是还想再看看,万一有没修到的地方,早发现早修理,要是晚上漏雨了,看你睡哪儿?”陈氏边查看边嘟囔道。
……
清晨,雨过天晴,天空一碧如洗,像蓝宝石般晶莹剔透。
不过,李沫依然像下雨那两天窝在房子里,打听着附近的情况。
不是李沫不想出去,而是出不去啊,外面的路都是泥土地,一走一个脚印,走了几步之后布鞋底就沾了厚厚的一层泥。
李沫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怎么是这样的,为什么那么多的小说就不能写清楚,农村下雨后是这样子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像平常上厕所,在地里稍微隐蔽的地方就行,可是下雨了怎么办?
最后李沫是在院里的菜地解决的个人问题,自我催眠,你还是五岁的孩子,五岁,不丢人。
经过这场雨,李沫想自己以后住的地方,必须得是青砖瓦房,包括厕所也必须是,地面也要铺上砖才行。
这场雨让李沫感到了现实的残酷,自己生活在古代农村,是真实的古代农村,不是小说中那种想象的悠闲种田文。
雨过天晴,没几天就开始收麦子了,李家总共租了五亩麦地,要赶紧收完,家里十二岁以上的都去收麦子了,做饭就落到了三丫四丫身上。
四宝在家领着五宝玩儿,而李沫帮忙烧火,这几天李沫不能睡懒觉了,不过心里还很开心。
因为农忙,所以要吃干饭,张氏直接拿了面粉、玉米面粉、土豆和红薯各一袋子放在厨房,让三丫四丫管饱做。
做完了给她说,她会再取,不过偶尔还是会突击检查,看三丫四丫有没有浪费粮食。
最最重要的是,张氏杀了两只鸡,为了饭里面沾点儿油腥,补充营养,肉是有定数的,李沫只拿了几小块肉,都是指头大小。
李沫在三丫四丫做饭的时候偷拿点儿,每顿都拿,大半个月下来积攒了一个很可观的量,心里想着这半个月的辛劳还是有收获的。
烈日当空,太阳火辣辣的,李沫跟在三丫四丫身后给在地里忙活的人送水。
三丫四丫提着篮子,里面放着装水的罐子,李沫现在还小,就只能抱着一个小罐子,就这样,每天要送四次,早上只用送一次,下午得送三次,就这还是去地里的人,走的时候带了一次水。
李二山看孩子们累得狠了,一个个晚上早早就睡了,就每天催着三宝去接妹妹,帮妹妹提提水,顺便歇一下。
经过大半个月的赶场儿,麦子终于拉回家了,李沫的外婆家虽然在农村,可是李沫从来不知道收麦子这么麻烦。
先割麦子,还要把麦子捆扎,再把麦子运到特定场地经过晒场、打场、翻场,然后收拾麦秸,扫场、扬场、晒麦,最后装麦拉回家。
记得上高中时的一个老师说自己当时回家收了一回麦子,回学校立马认真学习,就因为她妈说要么回家种地,要么考上大学,最后她不想种地就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李沫当时不能理解,收个麦子嘛,能有多大事,现在觉得种地真的好恐怖!
李沫觉得这一家子两个老人真是极度偏心,其他人也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过,李二山和陈氏也差不多一样,大家真不愧是一家人啊。
这大半个月以来,家里的人都瘦了一大圈,李沫觉得农忙真的是把男人当牲口用,把女人当男人用,最狠的是把孩子当大人用。
农忙结束了,李二山没给李柱子他们说直接就把三宝送走了,回来给李柱子他们说是送到一个朋友那儿住几天。
李柱子也不关心这件事,张氏就更不管了,三宝不在,还能省些粮食。
农忙完没几天,就开始种玉米了,这不像收麦子,没有那么急,只是家里的男人去地里,女人们就在家织布,做衣服,这织的布可不是棉布,而是麻布。
在村子里,大家基本上都穿麻布做的衣服,棉布的只给小孩穿,像李沫和五宝就穿的棉布,而李二山他们都穿的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