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稻草堆小说网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35章 多事之秋

第35章 多事之秋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对于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是个多事之秋,是以屈辱和悲惨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发生了一连串的事,都是大事。

一个是闹义和团,也多被称做庚子事变,闹得最厉害的是山东、山西、直隶一带。

另一个是教案事件。

还有一个是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西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惶出逃。

这三件事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因果。

义和团也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这个组织是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参加人以农民为主体,可以说涵盖了各行各业。

义和团的前身大多是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秘密组织。

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义和团中的有心之人,利用外国传教士与教众,经常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与纠纷,引发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把反清复明的口号改成了扶清灭洋。

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所受教育和能接触到的材料的限制,在很多人的心底深处,义和团个个都是令人敬佩的大英雄。

用大刀长矛,甚至赤手空拳以血肉之躯,英勇无畏地面对洋枪队的快枪和大炮。

后来,随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先前不被人知的事情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恶行被揭露,对义和团的种种不同说法多起来了。

看某些义和团的团规,好像还可以。

比如:“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之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脏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

有记载:“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谴,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摘自《庚子记事》)

我们知道,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是相互独立,各行其是的形形**的独立团体。肯定是有好有坏,良莠不齐的。

上边记载的应该是其中表现好的了。

但是,就是这好的,也是要画很大的问号的。

“只杀洋人和奉教之人”,所有的洋人都该杀吗?所有的奉教人员都该杀吗?

要知道,那些信众绝大多数是良善之人呀!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有这样的悬赏,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杀一女洋人赏四十两,杀一洋小孩赏三十两。

不管你敢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

是西太后领导下的清政.府向英、美、法、意、日、俄、西(西班牙)、比(比利时)、荷、奥十一国宣战的时候,同时以国家名义发出的悬赏。

这是何等的野蛮,何等的卑劣,何等的惨无人道。

要知道,在这些被悬赏杀害的洋人中,有多少人是来中国宣传先进思想的,诸如破除迷信反对妇女缠足;有多少人是医生,来中国治病救人的;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来中国传播宗教信仰的。

而义和团是见洋人就杀,无论女人和孩子。

不但如此,只要沾上一点洋都是要杀的。

那时国人称洋人为毛子。外国人为大毛子,中国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是二毛子,通洋学、会说外国话的中国人,乃至用洋货的为三毛子,依次类推竟至十毛子。

有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辙置极刑。”

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义和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于非命。”

怎么可以出这样的事?但这是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