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稻草堆小说网 > 以农为本(农) > 47、第 47 章

47、第 47 章

“原本一户人家每年要出几个人去服役,是根据这家的户等和丁数决定来。”葛蕤举例道,“像是夏家,是下等贫户,家里没有成丁,那便不用服役。像是张武壮家,家里有两个成丁,但因为是下等贫户,便也只用出一人服役。但是今后,因为不分户等上下了,张家便要两个人都去服役。”

葛蕤:“不过,‘条编法’之下,赋税和徭役都折合成银子交纳。除非官府要求,张家便是想两个人去服役也不行。而是得把所有成丁的徭役,都折合成丁银交纳。”

一个成丁,要服正役、徭役和杂役,那么折合丁银的时候,自然是三者都要折合。

接着,葛蕤就详细说明了,徭役折合成银两的折合法。

首先是正役,几经变更后现在每个成丁一年要服两个月正役。虽然市价一个壮劳力一天的价格是十文钱,但官府雇人代役的官价是十五文钱一天——明面上是这个价格,自然也是按照官价来算的。两个月按六十天算的正役,折合成银钱,就是九百文钱。

然后是和杂役,均瑶是轮流的,杂役没有定数,于是两者加在一起便算了一个月即三十天。依旧按官价折合成银钱,是四百五十文钱。

“果然!又是按官价!”

“以前也听说过,南边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挣三十文钱,南边按照十五文钱一天折算,想必是高兴的,但毕竟我们这不是南边啊!怎能按十五文钱折算!?”

“明明一天只能挣到十文钱,却硬要按官价折算成十五文钱!简直不像话,不可理喻!”

……

尽管先前已经愤怒不平一次了,可真等知道徭役的折算方法之后,也还是忍不住再次愤怒起来!

然而,就像先前葛蕤所说,他们问‘是何道理’也无用,于是现在便也只能徒劳的怒火攻心。

只能且等以后,以后若有发泄的时候和去处,心内这把怒火,便能烧起来了。

姜秾依旧跟着默算:在徭役方面,姜家一年要交一两五钱银子。

去年姜家交了二两银子的代役银,那似乎姜家是划算了的?目前是的。不过等小豆丁姜金长大后,就不划算了。

到时姜家就会像张武壮家一样,一年交三两银子的丁银。

“赋税和徭役的折银交纳,就是这样了。今年夏天的田赋,便不忙交纳了,届时在以往交秋税的时候,一起交纳今年一整年的赋役银。”末了,葛蕤叹了口气:“你们各家,尽早去筹措银子吧。记住,是银子,不是铜钱。”

末了的这一句话,懂的人便能洞悉其中的杀机。赋役银,只收银子,那么银贵铜贱、银贵谷(麦)贱,已是必然。

以前一贯钱可以换一两银子,以后恐怕就不行了。以前通常一百斤麦子就能卖一两银子,以后也卖不到了。

在村民散场离开之前,葛蕤提醒道:“也不必光想着卖麦子换银子,其他的豆子、山珍野物等一切能卖钱的,都能拿去换银子。”

在粮食方面,便是有愚钝的村民,也能很敏锐。

以后都要去粮商那里卖粮换银了,粮商必然会压价,麦价也就低了,怕是要卖比以往多出许多的麦子,才能换来足够交纳赋役银的银子。

麦子卖完了,今后吃什么?所以还得想其他法子,卖其他东西,去换银子来。

最后,葛蕤也没能见到姜秾那双清澈见底的眼,被气得猩红。

这让狂士葛蕤有些不忿,于是散场时他走到姜秾面前,出言问道:“姜秾,你对这个‘条编法’,是怎么看的?”

姜秾让沈甜在一旁稍等,然后看着葛蕤那双睿智却被愤怒染得猩红的眼,回答到:

“法是好法,是时代…朝代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后,赋役制度革新的必然方向。提出此法者,本意也是好的,让那些多田的地主豪强多承担赋役,从而分担少地贫民身上的负担。

可惜的是,实施太仓促,太没力度,也太笼统了。在丈量土地和统计人丁这第一步,就已经败了、妥协了,‘条编法’的结局已经预定。

像如今这样,在原有户籍黄册上的田亩和丁口之上,直接仓促施行,不过是……”

葛蕤越听越觉得有觅得知音之感,不待姜秾继续说,他便接话道:

“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不,而是在原来的汤药中,又加了一味毒药。无地佃农充当自耕农,官绅豪强继续盘剥其下佃农的危境,并没有解决,反而还进一步加重了佃农身上的赋役负担。”

一旁的葛圭章下了结论:“负担最重者,反而不是我们这些有地的贫农,而是无地的佃农。然而,如今田地兼并盛行,天下农人中,十有七八是佃农。本就危如累卵,朝廷却又砸下一块重石,距覆灭之时不远矣。”

几人在这里讨论大昭将亡,这是何等大逆不道之事?

然而在场的葛蕤、姜秾、葛圭章、沈甜,以及旁听的夏五斤,却都无人觉得惶恐。

狂士葛蕤,反而眼吐利光:“迟早的事情罢了。若新朝立起时,我还没朽烂入土,必定扶杖投奔,说服新王施行真正的‘条编法’!以刀枪开路,以热血涤荡,想必该能真正的施行顺利了。”

在场几人,无人搭话。却都不约而同的,相信在场其他人,不会将这抄家灭族的大逆不道之语传出去。

此时的一切展望,都还只是黑夜中望耀日,天明耀日升空的时候,还没有到。

……

此次赋役法革新,对姜家的影响有,但不大。

姜家以前每年要交七十升麦子的田赋——折合成银钱是两千一百文,加上五钱银子的户税,再加上纳银代役的代役银一两——去年是二两。精确一点,一共是四两六钱银子。

但因为‘损耗’等原因,差不多是五两银子。

如今赋役法革新后,赋税要交五两四钱银子,徭役要交一两五钱银子,加起来就是六两九钱银子。加上‘损耗’,七两银子都不止。

这一改,让姜家多了二两银子的负担。

不过,开年后姜夏两家的菇房里,所有香菇和平菇都出菇了,并进行了菌包的正常更换,每月的产出已经稳定下来。除去雇工的工钱,姜夏两家每个月能分得二两多银子的利润。

这比去年刚开始卖蘑菇挣钱时,估算的第二年每月能有一两多银子的进账,整整多了一倍!

从开年至今,仅菇房这一块,靠卖香菇和蘑菇,姜家就已经赚了约有十二两银子。

今年七两银子的赋役银,自然不是问题,立即就能拿出来。

更何况,野生放养的用段木栽种的香菇,也已经出菇了,因为段木数量多,一茬就能采摘个七八十斤、一百斤的。

因为段木栽种的香菇品相稍微欠缺,两家已经打算到时晒干后卖干香菇了,算一算一茬能晒十来斤的干香菇。按照和袁屋杂货讲好的半两银子一斤干香菇,一茬就能卖大约五两银子,而一年能采五六茬呢。

在段木香菇这一块儿,今年姜家就能进账十来两银子。

所以说,此次赋役法革新,对姜家有影响——要多交二两银子,但影响却不大。

何况这次的赋役革新,本来也就只能是让穷困的佃农更穷而已。像姜家这样家里有其他来钱营生的、好过些的人家,影响不大。

更别说那些地主、官绅、富商和豪强了,根本就算是完全没有影响。

(一定看作话)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抱歉,更新迟了,这一章的剧情实在断不了章,我也好捉急啊,写着写着就写了这么多!但最后也只有5585个字,总也凑不齐6000字,开启下一章的剧情硬凑的话,又感觉剧情不完整,啊摔.jpg)

所以,还有二更(依旧24点前,勿等,早睡早起明早来看

……

①引自《明史·食货志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②源自网络上的文献

就像这章所说的,历史惊人的相似,虽然‘条编法’也是‘一条鞭法’的其中一个简称,但到底不是‘一条鞭法’,有很多私设——尤其是折算银子的具体折算法。

所以,你们看看就行了,千万、千万、千万别放在心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