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稻草堆小说网 > 大楚820 > 59、吴国

59、吴国

x 相比申公巫臣的携家叛逃子重的工作重心还是偏向中原只有逐鹿中原才是楚人一直以来共有的楚国梦再说大臣叛逃对于楚国来说也不是第一次曾经在诛杀若敖氏的时候就有斗越椒之子苗贲皇叛逃晋国的历史听说还做了大官。

不过申公巫臣和其他叛逃的大臣不一样按照史书的说法他是个能臣。

时间又回到公元前一千两百多年前。

话说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和殷商贵族任氏通婚生下了自带贵族光环的姬昌。

史书说姬昌聪明早慧生下来的时候满屋红光一看就有帝王之相于是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以便加强同殷商王朝的联系用以抵御西北戎狄。

按照当时的周祖周太王应传位于长子泰伯所以周太王整日郁郁寡欢不知怎么办才好。

泰伯也是明事理的人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准备逃跑如果不跑迟早会被杀死于是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带领三百族人一起逃到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史称“泰伯奔吴”。

那时候的江南觉不是现在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光旖旎也不是“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的温柔缱绻更不是“鱼戏莲叶东西南北中”的生机勃勃而是一片荒凉的落后的光景。

按照《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说法当时的江南很落后属于荆蛮其习俗与中原民族的束发右衽(rèn)以及戎狄的披发左衽均不同与同属南蛮楚国的长髻之俗也相对为“断发文身”之俗。

这里简单的介绍下什么叫做右衽。

右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古时候的衣服前襟左右相交一边在上一边在下右衽就是穿衣人右边衣片在下左在上衣片向右掩的意思。

然后用绳子一系好了这很汉服。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不用另起一行花篇幅解释“右衽”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右衽”也有更深层面的意思甚至其代表的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

孔子曾经在《论语·宪问》中表扬过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抵御外族入侵那么我现在就会是“披发左衽”变成蛮夷之人了。

魏何晏担心后人不懂“左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对其进行了注解:“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唐颜师古也注:“右衽从中国化也。”清刘宝楠也正义道:“中夏礼服皆右衽。”

于是“左衽”就获得了第一个意思——代表夷狄顺便提一下以当时楚国的文明程度是不能算作蛮夷的从现在很多楚国墓葬考古发现楚人的服饰是右衽的。

“左衽”的第二个意思——代表阴阳相隔。

《礼记·丧大记》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礼记》也说道:“凡衣死者左衽”“凡敛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时。”

不难发现这些“左”“右”几乎都来自于儒家主张儒家“尚右”所以“右”之名被放在了“中国”和“生”上面那么“左”就只能是“夷狄”和“死”了。

其实对于儒家来说衣服怎么穿是“左”还是“右”都只是表面问题而已真正的本质问题是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这是一种唯心论阐述起来也是长篇大论在此也就打住。

在普及“左衽”的第三个意思之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在穿衣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西服还是衬衫男的衣服扣子始终在右边而女的有时候扣子在左边?

有人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服务设计也有人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男的解女的衣服扣子这种不入流理论等等。

为了不让人对设计师有所误解现在普及下“左衽”的第三个意思——尊卑之说。

这个说法是有时间局限性的至少先秦时期不是这样但写到这一块了也一并拿出来讲讲。

南宋末年到蒙元时期是汉族人统治地位受到冲击的一段时间游牧民族的涌入男尊女卑的思想外加以左为尊最终形成了男左女右的形式即男子右衽女子左衽但是这只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地域时期不能影响到整体的汉服结构。

但是如今的服装设计师都是这套理念培训出来的所以会采纳流行在古装上的设计元素也不意外除了设计需要别无他意就这么简单。

以上对于“左衽”的理解也是来自于后世注解但服饰变化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哪怕有图像资料辅助都难以完全解释更何况中间还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起居方式的变革。

包括“披发左衽”里的这个“披发”也是有争议的不是简单的披散头发的意思。有人觉得是“辩发”的意思也有人觉得是“断发”的意思还有人觉得只是不戴冠。

不管是“左衽”还是“披发”“辩发”还是“断发”现如今学界都是有争议的但有争议不代表不能讲出来因为这是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直观的符号之一。

当我们疏忽于这方面的研究时韩国和日本却异军突起发扬服饰文化我们却好像突然“开窍”了一般认真起来了。

我不仅要问:早干嘛去了?

泰伯、仲雍逃奔江南荆蛮后主动接受当地习俗“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农业技术和先进文化带到当地帮助本地人发展生产。

蛮夷之人慕其风义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泰伯也借此机会开始自主创业在江南建立勾吴国建都于梅里。

“江南”二字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屈原在长诗《招魂》中第一次提及:“魂兮归来哀江南!”

在司马迁笔下从长江南岸直至海边区域都属于江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也位于江南区域北部。

江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活相当丰裕。又因其地河川交错湖汊纵横所以人民习于舟楫因而造船技术兴起的很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