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正是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阐述实务问题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顺利考中进士。
正因为这个原因唐宋时期的文学家很多出自朝堂。
张九龄、高适、岑参、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等这些名人都可谓是“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栋梁之才。
而反观大明进士们却难有什么出众的才华。
云逍暗自点头不愧是历史上的大牛一下子就点中要害。
指挥棒决定了一切。
要改革首先就要改变指挥棒。
其实还有一点黄宗羲没有说到。
在世界的西方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拉开帷幕人文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而大明的科举制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把书生的个性全部裁掉剩下的只是框框里的“之乎者也”。
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是对读书人自身的损害而其最深远的影响是为大汉一族的落后埋下了种子。
因此科举的内容必须改并且还是大改。
黄宗羲接着说道:“其二改变选官制度。”
这一点黄宗羲倒是没有提出特别新颖的建议。
云逍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词语:公务员!
进而又想到了官府机构设置、基层政府设置等等……
当然了这些念头都只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科举至少要在三到五内把科学的内容列入科举内容。
夏允彝等人见云逍对黄宗羲的大胆提议并未提出反对薛国观等朝廷大佬反倒是饶有兴趣的样子顿时精神大振开始畅所欲言。
直到众人议论结束云逍做了总结性发言众人心中无不通透。
此时再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才恍然醒悟原来这就是科学中的政治算数!
“诸位以上便是以科学来解决实务的一个范例。”
“当然了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决策的思路和方向能否将之变为现实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云逍站起身沉声说道。
众人的心中陡然一沉要想革新科举制度又是何其困难?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漫漫长路必见曙光!”
“我与在场的诸位大人会向朝廷提出建议并尽力推动。而如何宣传造势引导舆论民意则是要靠诸位。”
“为天下万千读书人之未来为重铸大明江山社稷牢固根基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愿与诸位一同齐心协力尔等愿否?”
云逍看向众人目光炯炯声音激昂。
众人一时热血沸腾心中豪情顿生纷纷起身。
就连瞿式耜也是昂首跟从。
众人轰然应道:“我等责无旁贷!”
薛国观、范景文等人相视一笑同路人越来越多了对于大明而言这是大好事。
云逍欣慰地一笑。
这些人都是大明变革的种子很快就能生根发芽最终推动整个大明产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接着云逍心里又是一阵无奈苦笑。
人家穿越者都是穿越过来装逼、享福的为啥自己却是这么劳累?
这忽悠的工夫都快跟元首有的一比了。